今天是: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权威竞赛,等你来战!空匠未来俱乐部双创竞赛全攻略

发布日期:2022-07-20    作者:     来源:     点击:

空匠未来俱乐部简介

空匠未来俱乐部是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在工训中心领导及创新创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教师团队以及俱乐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发展为专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特色俱乐部。俱乐部成立至今,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愈发完善,并依托工训中心现有资源搭建起了功能完备的创新实践平台。

IMG_256

孙小平校长与俱乐部骨干成员亲切交流

空匠未来俱乐部以科技竞赛为牵引,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多年来招募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校各专业喜欢动手实践的有志青年。大家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学习,共同实践,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相关科技竞赛,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赛场,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使自己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工艺能力和制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师生合影

IMG_258

2021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驱动车赛项师生合影

空匠未来俱乐部获奖情况

空匠未来俱乐部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各类科技竞赛。2021年,斩获国家级奖项37项,省级奖项70项。学生参与竞赛包括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21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iCAN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等20余项官方赛事。

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共获得省级一等奖1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1项,再次刷新我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成绩,可谓捷报频传、再创新高!

2021年10月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上获奖数再创新高,其中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三项特等奖项目全部晋级12月份的全国总决赛并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总成绩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

2021年11月,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沈航代表队再次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俱乐部指导的6个项目均进入了全国总决赛,最终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本次比赛获奖等级和数量较去年都有较大提高。

承办竞赛,邀你参赛

IMG_265

2022年辽宁省本科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暨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选拔赛

IMG_266

竞赛主办方:教育部高教司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郑耀辉 刘洋洋

竞赛简介: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每两年(奇数年)一届,是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三大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主办,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十八个比赛项目之一。竞赛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端工程创新赛事,强化工程伦理意识,坚持基础创新并举、理论实践融通、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结合。大赛重点考察学生利用跨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面向实际问题的设计、制造与创新能力,强调工程思维、工程创新、工程伦理与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重视挑战性和综合性。具体内容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网站(http://www.gcxl.edu.cn/)发布。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竞赛主办方:创新创业学院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王路平

竞赛简介: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为了配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就业、创业适用性而举办的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及创新经验与成果分享的赛事。该竞赛为有创新需求和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推动机械电子产品研究设计与使用的结合;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科融合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创作出为人类服务的智能机器人,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大赛通过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推荐优秀团队和作品参加上一级竞赛做好准备。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IMG_270

202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师生合影

竞赛主办方:教育部、财政部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汪志超

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目的是为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同和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

IMG_272 IMG_273

竞赛主办方:教育部高教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吴燕燕 徐晗

竞赛简介:“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作为一个公益性、非营利赛事,从2011年发起设立,已经形成搬运工程、竞技工程、竞速工程、医疗工程、工程越野、工程创新设计等面向工程应用、突出创新实践、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器人科技竞赛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大赛的有关情况进行过报道。工程机器人竞赛项目,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和“实践”三个关键词,通过完成一个非常明确和具体的工程任务,来代替人或协助人来进行工作。工程类竞赛项目应用目标明确,强调动手实践;项目设置合理,各大项均以技术水平为标准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单项,低端项目技术入门门槛不高,但后期高端单项技术可扩展性和提升空间较大;具有初期投入经费不高、增减设备灵活、强调实际掌握和注重知识获取等明显特点。2021国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东北三省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

竞赛主办方: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专业委员会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梁峰

竞赛简介: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理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与爱护。

为了更好地提升东北地区适老化建筑设计团体与个人针对适老化建筑设计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思想的碰撞,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专业委员会、辽宁省老龄产业协会和辽宁省养老建筑工程与服务产业校企联盟共同主办、沈阳建筑大学承办的东北三省第三届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已经进入准备阶段。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工程训练中心拟组织我校学生积极参与该项赛事。

学生通过参加该项赛事,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设计理念与能力、软件操作技能及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得到训练。也将在此过程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工程训练基础操作技能竞赛

竞赛主办方:创新创业学院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梁峰

竞赛简介:为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培养的转变。大力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给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特举办“沈航工程训练基础操作技能竞赛”。

竞赛主题:“提高动手能力,扩大竞争优势”。

一、竞赛项目与规格

竞赛包括数控铣、数控车、焊接、铸造、线切割、UG等子项目。本竞赛为校级特色项目。

二、竞赛方式与内容

竞赛以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题目要求完成试件加工或零件设计。在竞赛中,参赛选手要熟练掌握以下技能。

1.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规范、夹具应用、刀具及切削参数选择与应用);

2.操作技能(机器设备操作与维护、试件加工和测量);

3.初级数控加工编程;

4.焊接及砂型铸造初级技能;

5.电加工工艺及操作技能;

6.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

工程训练基础创新优秀学生作品评选大赛

竞赛主办方:创新创业学院

负责俱乐部:空匠未来俱乐部

竞赛负责人:郑耀辉

竞赛简介:为了促进工程训练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拟通过该项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

本竞赛为校级特色项目,与《工程训练A(2)》课程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开展基础创新训练,由学生自行组成多人的创新制作小组,自主设计作品、独立完成加工与装配并撰写文档,最终形成一个有创意性或创新性的多工种相结合作品。竞赛要求学生在课内阶段完成作品的初步设计与加工,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完善作品的精度、配合和功能。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大学的学习兴趣,他们乐于实践、勇于创新,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与团队合队精神。同时,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工程教育思维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参赛的每个作品,要求其明确表达相应的主题、结构、功能、方法和创新点。在竞赛的评审环节,工程训练中心将聘请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及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委会就参评作品的创新性、技术性、综合性及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竞赛将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项。竞赛结束后,工程训练中心将获奖作品图片、设计加工过程简介及部分经验总结编辑成作品集,此材料将作为辅助教材印发给学生,使之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欲了解赛事详情,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